今年6月是第22個全國“安全生產月”。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、應急管理部全國“安全生產月”活動啟動儀式31日在京舉行?;顒又黝}為“人人講安全、個個會應急”。
活動主題強調了安全生產重于泰山,應急技能人人掌握的重要性。人們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,飛機起飛前空姐的應急演示,講解飛機遇緊急情況需要迫降時,如何氧氣面罩,確保呼吸暢通。本意讓乘客掌握逃生技能的演練,卻成了空姐的“獨舞”。氧氣面罩在哪?怎么操作?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。雖然飛機的事故率很低,但危險真的來了,在極短時間內,乘客能夠熟練地自救,能有幾人?這種應急表演有意義嗎?
生活中由于不掌握應急知識和逃生手段而喪生的例子比比皆是?;馂闹腥ナ赖拇蠖嗍侵舷⒍?,并不是被火燒死的?;馂膩砹?,濃煙滾滾,人們要自救,必須將毛巾弄濕后掩住口鼻,俯身前進?;馂膩砹?,連驚帶嚇,逃生大打折扣,不都是由于缺乏平時的演練嗎?
想起20多年前,家里平房的那場火災。夜里土暖氣中未燃盡的煤引燃了獨輪車,隨后導致小棚子燒毀。噼噼啪啪的啤酒瓶炸裂聲和母親的叫喊聲將我驚醒,我竟然兩條腿的褲子都沒穿上就出門了,也不知道叫醒街坊四鄰來救火,更不知道到外邊迎接消防人員,一切都懵了。自己哪經過救火的經歷呢?等消防隊員滅了火,還問人家是否收費呢?不是太可笑了嗎?消防隊救火是責任,連這點兒常識都沒有嗎?
應急演練關鍵在練,不在演。演是臺上人員,練是臺下人員。光演不練是走形式、擺架子,起不了作用。什么是真正的演練?讓我們看看汶川地震發(fā)生時,地處北川桑棗中學原校長葉志平是怎么做的吧。
在地震前的幾年中,葉校長對教學樓的質量擔憂,于是,他到處化緣,籌集資金幾十萬,對樓房進行加固。同時,定期組織全校師生員工進行逃生演練。由于平時訓練有素,全校師生在地震發(fā)生后的1分36秒中,全部井然有序地疏散到學校操場,而葉校長當時根本不在現(xiàn)場。當然,葉校長也不擔心學校會出問題的,因為平時的演練足以發(fā)揮作用。不出葉校長所料,全校2000多名師生無一傷亡,這是多大的功勞??!試想,如果沒有葉校長平時對師生員工的訓練有素,加之樓房的加固,怎能鑄就葉校長的豐功偉績呢?
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介紹,今年的”安全生產月“活動將廣泛深入開展應急科普宣傳活動,鼓勵學校師生閱讀一本安全應急科普讀本,號召家庭開展一次安全隱患排查……但應急演練重練不重演,只有讓人們真正學會了應急處置技能,當危險真的來了,才不會麻爪。
飛機起飛前的應急演練不能沒有,但關鍵要讓乘客練起來,掌握逃生技能,否則就是走過場,災難來了也用不上。
飛機應急設備知識科普,萬米高空安全感+1!
關鍵詞:
飛機應急
共0條 [查看全部] 相關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