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 基站組網方案分析
JoNet基站可以支持多路車載終端同頻組網。各個基站間可以支持同頻、異頻組網。

圖-3 系統(tǒng)頻點劃分示意圖
圖3所示為系統(tǒng)頻點劃分示意圖,每個六邊形區(qū)域代表一個基站的覆蓋區(qū)域,F(xiàn)0、F1、F2分別代表三個中心頻點。目前系統(tǒng)支持的組網方式主要有:
? 同頻組網:F0=F1=F2,即所有基站采用同一頻點
? 異頻組網-頻點小間隔:F0、F1、F2之間有很小間隔,如分別對應339MHz、340MHz、341MHz
? 異頻組網-頻點大間隔:F0、F1、F2之間有較大間隔,如分別對應320MHz、330MHz、340MHz
表1對各種方式中存在的關鍵問題進行了對比分析,針對帶寬的分配模式,特別需要說明以下兩點:
1) 帶寬自動平均分配:在同一基站下,按照移動臺接入順序的先后,將總帶寬平均分配給各個移動臺,遵循先到先得、平均分配的原則,在平均分配到每個移動臺的帶寬為系統(tǒng)所允許的最小帶寬之后,新接入的移動臺將不再分配帶寬。平均分配包括視頻帶寬平均分配和數據帶寬平均分配兩種模式,對應的系統(tǒng)所允許的最小帶寬分別為340kbps和158kbps。舉例而言,在視頻帶寬平均分配模式下(系統(tǒng)射頻帶寬為2.56MHz模式),移動臺A首先接入某基站,此時分配給A的視頻帶寬為2.8Mbps,其后移動臺B接入該基站,則A、B各分得1.3Mbps帶寬,依此類推,當移動臺C、D分別接入后,四人各分得帶寬340kbps,其后移動臺E接入,此時平均分配到每個移動臺(A、B、C、D)的帶寬為系統(tǒng)所允許的最小帶寬(340kbps),則E將無法分配到帶寬。
2) 帶寬自主分配(手動分配):在此模式下,對于各基站資源的分配,由操作人員手動完成。

(一)圖像
? 圖像數據的帶寬:某遠端站上傳的圖像數據帶寬可靈活分配;
? 圖像的格式:采用MPEG2壓縮格式,根據不同的圖像數據帶寬,可實現(xiàn)視頻分辨率QCIF/CIF/HD1/D1;
? NTSC/PAL復合視頻信號;
?。ǘ┱Z音
? 1路下行廣播語音:所有在線的遠端站均可接聽;
? 1路選呼上行語音:基站可選定某遠端站上傳1路16kbps語音,實現(xiàn)雙向通話;
? 遠端站支持藍牙耳麥;
(三)數據
? 1路下行廣播數據:所有在線的遠端站均可接收;
? 多路上傳數據:1~n個遠端站分享2.8Mbps的上行數據帶寬;
? 上行數據的分配:每個遠端站的上行數據可分配為透明傳輸的以太網業(yè)務數據和圖像數據;
?。ㄋ模┘姓{度和管理
? 帶寬分配:指揮中心可通過管理軟件對各個遠端站的數據帶寬進行分配;
? 狀態(tài)監(jiān)控:指揮中心可通過管理軟件顯示所有在線的遠端站的工作狀態(tài)、帶寬分配等各種信息;
? GIS系統(tǒng):指揮中心通過配備GIS系統(tǒng),即可動態(tài)顯示各遠端站地理位置信息;
? 鑒權:控制中心對請求接入的遠端站進行甄別,以確定是否允許其接入并對其等級進行區(qū)分;
? 系統(tǒng)配置故障診斷軟件,便于工程施工和使用維護;